一、行情回顧
昨日,滬深兩市雙雙收跌。截止收盤,上證綜指收于 3493.05 點,跌 4.43 點,跌幅為 0.13%;深成指收于 10581.80 點,跌 6.60 點,跌幅為 0.06%;滬深 300 收于 3991.40 點,跌 7.05 點,跌幅為 0.18%;創(chuàng)業(yè)板收于 2184.67 點,漲 3.60 點,漲幅為 0.16%。兩市成交 15051.76 億元,較前一日交易量增加 3.52%。大盤股強于小盤股。中證 100 下跌 0.21%,中證 500 下跌 0.41%。
31 個申萬一級行業(yè)中有 17 個行業(yè)上漲。其中,傳媒、農林牧漁、商貿零售表現居前,漲跌幅分別為 1.35%、0.65%、0.48%,電子、基礎化工、有色金屬表現居后,漲跌幅分別為-0.82%、-0.85%、-2.26%。
▼申萬一級行業(yè)漲跌幅
數據來源:Wind 日期:2025/7/9
昨日,中債銀行間債券總凈價指數下跌 0.01 個百分點。
昨日,歐美主要市場普遍上漲,其中,道指上漲 0.49%,納指上漲 0.94%,標普 500 上漲 0.61%;道瓊斯歐洲 50 上漲 0.95%。亞太主要市場漲跌互現,其中,恒生指數下跌 1.06%,日經 225 指數上漲 0.33%,印度 Sensex30 下跌 0.21%。
二、指數漲跌
數據來源:Wind 日期:2025/7/9
三、新聞
特朗普擬對銅加征 50%關稅
事件:
特朗普 8 日表示,將對所有進口到美國的銅征收 50%的新關稅。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預計新關稅“可能在 7 月底或 8 月 1 日實施”。關稅消息直接刺激紐約期銅單日飆升 17%,貿易商提前搶購囤貨(美國上半年囤銅超 35 萬噸)引發(fā)全球庫存轉移,LME 庫存銳減 80%至不足全球 1.2 天用量,加劇區(qū)域性短缺。
影響:
從需求端來看,美國是全球第二大銅消費國,美國電解銅需求量約 180 萬噸/年,其中約 50%依靠進口。
特朗普對進口銅加征關稅意在重建本土產業(yè)鏈,但是短期而言,高額關稅將大幅提高美國制造業(yè)的原材料成本,可能導致企業(yè)減少采購或尋找替代材料(如鋁代銅),從而削弱銅的需求。美國本土銅產能短期內無法填補進口缺口,銅礦從勘探、建設到投產通常需要 7~8 年甚至更長時間(建設階段通常要 2~4 年),短期高成本可能抑制工業(yè)活動,進而拖累美國對銅的需求預期。此外,高關稅政策加劇市場對全球貿易摩擦升級的擔憂,可能抑制制造業(yè)和基建投資,進而影響銅的需求。
從套利角度看,關稅政策促使貿易商在實施前加速向美國運銅,導致 LME(倫敦金屬交易所)和上海期貨交易所(SHFE)庫存下降,而 COMEX(紐約商品交易所)庫存激增。一旦囤貨潮結束,美國市場可能因庫存過剩而面臨價格回調壓力,而非美國市場(如中國、歐洲)則因短期供應緊張后可能面臨需求疲軟。自 2 月 26日美國提出銅 232 調查開始,關稅預期推升美銅相對滬銅倫銅溢價超 10%,套利驅動下,美國開始虹吸全球銅庫存。根據高盛口徑,2025H1 美國銅進口量同比增加約 51 萬噸。美國本土銅庫存超出正常需求進行累積,本質是關稅預期下提前補庫存帶動的需求前置。美國本土以外市場庫存持續(xù)走低支撐銅價走強。COMEX 與LME 銅價差因關稅預期擴大至歷史高位,但這一價差可能難以長期維持,一旦政策落地,套利交易退潮可能導致價格回落。
短期來看,此前銅價受全球財政政策利好帶來的上漲有所消化,短期受關稅影響,加上美元指數有一定修復的動力,整體短期不支撐銅價的上漲,還有回調的壓力。中長期來看,地域不平衡可能長期存在,廢銅流出進一步困難,疊加今年幾個大礦供應問題不斷,當前全球銅供給仍然處于偏緊格局,后續(xù)會回歸到宏觀定價主線上,長期銅價有支撐,近期可關注美聯儲表態(tài)和美國多邊貿易談判。
6 月 CPI 同比轉漲,PPI 延續(xù)下滑
6 月 CPI 同比上漲 0.1%(前值-0.2%),環(huán)比下降 0.1%,PPI 同比下降 3.6%(前值-3.3%),環(huán)比下降0.4%。
具體來看,食品項中,價格同比增速較上月波動較大的品類有豬肉、牛肉、鮮菜、蛋類等。其中牛肉價格結束連續(xù)下降,轉為上漲 2.7%;豬肉價格下降 8.5%,為連續(xù)上漲后首次轉降,主要受供給端出欄節(jié)奏加快,階段性供給壓力增加影響。
6 月份核心 CPI 環(huán)比繼續(xù)持平,同比上漲 0.7%。年初以來金價持續(xù)上漲帶動其他用品及服務項同比持續(xù)走高,根據銀河證券,2024 年金銀珠寶類零售占社零比重為 0.76%,2025 年前 5 月占比進一步上行至 0.92%,6 月上海黃金現貨同比上漲 41.3%,黃金和鉑金等飾品支撐其他用品及服務項同比上漲 8.1%。
PPI 同比持續(xù)負增長和企業(yè)盈利能力的下降有關,工業(yè)品出廠價格和企業(yè)利潤表現高度相關,伴隨國內房地產市場的持續(xù)低迷,黑色有色等工業(yè)品的需求也在萎縮。
從行業(yè)看,汽柴油車整車制造、新能源車整車制造價格環(huán)比分別上漲 0.5%和 0.3%,同比降幅比上月分別收窄 1.9 個和 0.4 個百分點;光伏設備及電子元器件制造價格同比下降 10.9%,降幅收窄 1.2 個百分點。此外,代表新質生產力的高技術行業(yè)價格保持韌性。高端制造、智能制造、數字經濟等新動能持,集成電路封裝測試系列價格同比上漲 3.1%,可穿戴智能設備制造價格上漲 1.4%,微波通信設備價格上漲 1.3%,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價格上漲 1.1%。